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,因為一場新冠肺炎再次走入大眾的視野。
雖然年事已高,但從各種新聞報道不難看出,鍾老身材挺拔、思維清晰,整體的精神狀態讓人忍不住發問:這真的是一位八旬老人嗎?
那麼,鍾南山院士到底有哪些養生方法呢?從以往一些公開採訪中,我們或許能得知一二。
01
心理平衡是養生第一要義
鍾南山院士曾說,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,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。他認為,在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中,遺傳和環境因素只佔15%及7%,醫療條件佔8%,而生活態度及生活習慣佔60%。也可以說,每個人的心理健康、生活方式習慣,決定你是否能健康長壽。
鍾老說,養生第一要義就是心理平衡,這也是最難做到的。心理健康是指我們在生活中,遇到困難、挫折等情況時,依然能維持情緒穩定、心理和諧,同時尋求解決方法。
但遺憾的是,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被恐懼、焦慮、怨恨等不良情緒支配,久而久之身體免疫功能會下降,出現亞健康狀態,甚至各種疾病。
· 不良情緒是健康殺手
大量醫學研究表明,情緒的好壞和人的健康關係密切。當人處於緊張、焦慮、憤怒等不良心理狀態時,生理也會隨之出現異常,若長期如此,人體下丘腦、腦下垂體、自主神經系統都會有一定的生化改變,並由此引起身體各器官功能的變化。
專家曾對超過一千例中風患者進行調查,結果發現七成的誘因是心理因素。鍾南山院士表示,一些高血壓、心臟病患者更加要學會控制情緒,其他疾病像胃潰瘍、糖尿病及癌症,也與情緒關係密切。
·情緒低落容易被腫瘤「盯上」
英國倫敦皇家抗癌機構曾對1080名腫瘤患者進行調查,結果發現81.2%的惡性腫瘤病人在患病前都曾受到喪偶、失業、天災等不良事件和情緒的刺激;
20世紀80年代,上海調查了200例胃癌患者後發現一個共同點:他們都有長期的情緒壓抑及家庭不和睦的情況;
北京一組隨機對照調查顯示,在癌症患者的生活經歷中,有76%曾受不良心理刺激,一般病人只有32%。
鍾南山院士介紹,在人體的血液白細胞中,有5%-10%的自然殺傷細胞(Nature Killer,簡稱NK細胞),它們一旦發現體內出現癌細胞,會立即對其進行攻擊、消滅。而精神神經免疫學研究發現,NK細胞的戰鬥力受情緒影響,如果長期處在低落情緒中,NK細胞的殺傷力會下降至少20%,消滅癌細胞能力也會大大降低。
也就是說,經常處於憂慮、抑鬱等精神狀態的人更容易患癌。因此在鍾南山院士眼中,學會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,才能提高自身免疫力,降低生病幾率。
02
鍛煉和吃飯一樣重要
在鍾南山院士的養生秘笈里,幾十年都沒離開過2個字——鍛煉。他說,要把身體鍛煉看作和吃飯、睡眠、工作一樣,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「我現在時間不會比大家多,每天查房、看門診、會診、改論文……但我總會擠出時間來活動活動,跑步、做引體向上等,人一輩子還是得保持一些運動。」
鍾南山院士跑步/圖源金羊網
鍾南山院士表示,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,世衛組織曾對1645例老人(年齡>65歲)做了4.2年的前瞻性研究發現,相比每周步行少於1小時的人,每周步行4小時能降低69%的心血管發病率和73%的病死率。
對不同年齡段的人,鍾南山院士也給出鍛煉建議: 0-28歲是體質上升期,一定要積極鍛煉,像乒乓球、羽毛球、游泳等運動均可;28-49歲是體質下降期,一些劇烈的競技運動就不要嘗試了;49歲後進入老年體質衰退期,這時不要再刻意鍛煉,推薦走路、游泳和太極這些運動。
03
早中晚三餐比例是3:4:3
美國癌症學會研究指出,不良的飲食習慣僅次於吸煙,成為第二大致癌因素。談及飲食,鍾南山院士強調,「早飯吃飽、午飯吃好、晚飯吃少」是科學的飲食習慣,早中晚三餐最好按「3:4:3」比例分配,並且有意識地增加膳食纖維、維生素、胡蘿蔔素等保護性營養。
「我自己就是這麼做的,我說的早飯吃飽不一定要吃得很飽,但早飯一定要吃;午飯一定要吃好,晚飯就少吃點。」
除此以外,鍾南山院士還堅持一個原則:不要吃太飽。他說,很多長壽老人有不同的習慣,有一些從科學角度看並不健康,比如吃肥肉、抽煙喝酒等,但大部分老壽星都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不吃太飽,吃到七八分飽就夠,如果大家愛惜自己的身體,這一條要謹記。
04
戒煙限酒是健康重要一環
一個不爭的事實是,無論是煙草、捲煙的產量還是吸煙人數,我國都是世界第一。
「我是非常不贊成抽煙的」,鍾南山院士這麼說。長期吸煙,香煙中的焦油、有害氣體及其他毒素會對肺部、心臟等器官造成損害,人的味覺、嗅覺也會變遲鈍,身體抵抗感染的能力隨之下降。
英國腫瘤學雜誌曾發表研究,經過50年的觀察,在比較不抽煙、已戒煙及還在抽煙的三組人群腫瘤發病率後,發現每日抽煙支數越多,腫瘤發病率越高,其中肺癌患病率增加10-20倍。
關於喝酒,鍾南山院士表示,有人說適量飲酒有益健康,這需要因人而異,不能一概而論。但不可否認的是飲酒過度甚至暴飲,是非常危險的行為。
酒的熱能含量比較高,過量飲酒時身體攝入熱能多,其他營養都被「擠掉」了,就很容易出現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的缺少,從而影響神經系統;酒會影響食慾,還會刺激胃腸道黏膜,誘發急性胃炎及腸炎;酒精被肝臟吸收後直接作用於肝實質細胞,久而久之會演變成脂肪肝甚至肝硬化。
2004年,鍾南山院士曾發生一次小面積心肌梗死,並接受心臟支架手術,他說:「如果不是這次意外給我敲響警鐘,我可能還會像以前一樣喜歡吃肉,喜歡吃煎炸油膩的東西,工作起來忘記休息,如果一直這樣下去,我可能一下子就完了。」
小九希望你能在身體沒有敲響警鐘之前,好好重視自己的健康,畢竟沒有了健康,一切只是空談。
參考資料:
[1]鍾南山.養生先養心——鍾南山談健康(三)[J].當代勞模,2015(03):73-78.
[2]葉依. 想法決定活法:鍾南山健康訪談錄[M]. 2011.
[3] 趙楠楠.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特徵及心理護理對策[J].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,2015(02):257-258.
未經作者允許授權,禁止轉載
鍾南山養生經公開:只有4句話,最關鍵的竟然不是運動
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,因為一場新冠肺炎再次走入大眾的視野。
雖然年事已高,但從各種新聞報道不難看出,鍾老身材挺拔、思維清晰,整體的精神狀態讓人忍不住發問:這真的是一位八旬老人嗎?
那麼,鍾南山院士到底有哪些養生方法呢?從以往一些公開採訪中,我們或許能得知一二。
01
心理平衡是養生第一要義
鍾南山院士曾說,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,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。他認為,在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中,遺傳和環境因素只佔15%及7%,醫療條件佔8%,而生活態度及生活習慣佔60%。也可以說,每個人的心理健康、生活方式習慣,決定你是否能健康長壽。
鍾老說,養生第一要義就是心理平衡,這也是最難做到的。心理健康是指我們在生活中,遇到困難、挫折等情況時,依然能維持情緒穩定、心理和諧,同時尋求解決方法。
但遺憾的是,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被恐懼、焦慮、怨恨等不良情緒支配,久而久之身體免疫功能會下降,出現亞健康狀態,甚至各種疾病。
· 不良情緒是健康殺手
大量醫學研究表明,情緒的好壞和人的健康關係密切。當人處於緊張、焦慮、憤怒等不良心理狀態時,生理也會隨之出現異常,若長期如此,人體下丘腦、腦下垂體、自主神經系統都會有一定的生化改變,並由此引起身體各器官功能的變化。
專家曾對超過一千例中風患者進行調查,結果發現七成的誘因是心理因素。鍾南山院士表示,一些高血壓、心臟病患者更加要學會控制情緒,其他疾病像胃潰瘍、糖尿病及癌症,也與情緒關係密切。
·情緒低落容易被腫瘤「盯上」
英國倫敦皇家抗癌機構曾對1080名腫瘤患者進行調查,結果發現81.2%的惡性腫瘤病人在患病前都曾受到喪偶、失業、天災等不良事件和情緒的刺激;
20世紀80年代,上海調查了200例胃癌患者後發現一個共同點:他們都有長期的情緒壓抑及家庭不和睦的情況;
北京一組隨機對照調查顯示,在癌症患者的生活經歷中,有76%曾受不良心理刺激,一般病人只有32%。
鍾南山院士介紹,在人體的血液白細胞中,有5%-10%的自然殺傷細胞(Nature Killer,簡稱NK細胞),它們一旦發現體內出現癌細胞,會立即對其進行攻擊、消滅。而精神神經免疫學研究發現,NK細胞的戰鬥力受情緒影響,如果長期處在低落情緒中,NK細胞的殺傷力會下降至少20%,消滅癌細胞能力也會大大降低。
也就是說,經常處於憂慮、抑鬱等精神狀態的人更容易患癌。因此在鍾南山院士眼中,學會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,才能提高自身免疫力,降低生病幾率。
02
鍛煉和吃飯一樣重要
在鍾南山院士的養生秘笈里,幾十年都沒離開過2個字——鍛煉。他說,要把身體鍛煉看作和吃飯、睡眠、工作一樣,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「我現在時間不會比大家多,每天查房、看門診、會診、改論文……但我總會擠出時間來活動活動,跑步、做引體向上等,人一輩子還是得保持一些運動。」
鍾南山院士跑步/圖源金羊網
鍾南山院士表示,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,世衛組織曾對1645例老人(年齡>65歲)做了4.2年的前瞻性研究發現,相比每周步行少於1小時的人,每周步行4小時能降低69%的心血管發病率和73%的病死率。
對不同年齡段的人,鍾南山院士也給出鍛煉建議: 0-28歲是體質上升期,一定要積極鍛煉,像乒乓球、羽毛球、游泳等運動均可;28-49歲是體質下降期,一些劇烈的競技運動就不要嘗試了;49歲後進入老年體質衰退期,這時不要再刻意鍛煉,推薦走路、游泳和太極這些運動。
03
早中晚三餐比例是3:4:3
美國癌症學會研究指出,不良的飲食習慣僅次於吸煙,成為第二大致癌因素。談及飲食,鍾南山院士強調,「早飯吃飽、午飯吃好、晚飯吃少」是科學的飲食習慣,早中晚三餐最好按「3:4:3」比例分配,並且有意識地增加膳食纖維、維生素、胡蘿蔔素等保護性營養。
「我自己就是這麼做的,我說的早飯吃飽不一定要吃得很飽,但早飯一定要吃;午飯一定要吃好,晚飯就少吃點。」
除此以外,鍾南山院士還堅持一個原則:不要吃太飽。他說,很多長壽老人有不同的習慣,有一些從科學角度看並不健康,比如吃肥肉、抽煙喝酒等,但大部分老壽星都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不吃太飽,吃到七八分飽就夠,如果大家愛惜自己的身體,這一條要謹記。
04
戒煙限酒是健康重要一環
一個不爭的事實是,無論是煙草、捲煙的產量還是吸煙人數,我國都是世界第一。
「我是非常不贊成抽煙的」,鍾南山院士這麼說。長期吸煙,香煙中的焦油、有害氣體及其他毒素會對肺部、心臟等器官造成損害,人的味覺、嗅覺也會變遲鈍,身體抵抗感染的能力隨之下降。
英國腫瘤學雜誌曾發表研究,經過50年的觀察,在比較不抽煙、已戒煙及還在抽煙的三組人群腫瘤發病率後,發現每日抽煙支數越多,腫瘤發病率越高,其中肺癌患病率增加10-20倍。
關於喝酒,鍾南山院士表示,有人說適量飲酒有益健康,這需要因人而異,不能一概而論。但不可否認的是飲酒過度甚至暴飲,是非常危險的行為。
酒的熱能含量比較高,過量飲酒時身體攝入熱能多,其他營養都被「擠掉」了,就很容易出現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的缺少,從而影響神經系統;酒會影響食慾,還會刺激胃腸道黏膜,誘發急性胃炎及腸炎;酒精被肝臟吸收後直接作用於肝實質細胞,久而久之會演變成脂肪肝甚至肝硬化。
2004年,鍾南山院士曾發生一次小面積心肌梗死,並接受心臟支架手術,他說:「如果不是這次意外給我敲響警鐘,我可能還會像以前一樣喜歡吃肉,喜歡吃煎炸油膩的東西,工作起來忘記休息,如果一直這樣下去,我可能一下子就完了。」
小九希望你能在身體沒有敲響警鐘之前,好好重視自己的健康,畢竟沒有了健康,一切只是空談。
參考資料:
[1]鍾南山.養生先養心——鍾南山談健康(三)[J].當代勞模,2015(03):73-78.
[2]葉依. 想法決定活法:鍾南山健康訪談錄[M]. 2011.
[3] 趙楠楠.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特徵及心理護理對策[J].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,2015(02):257-258.
未經作者允許授權,禁止轉載